业界动态

近年新型储能政策汇总
发布日期:2025/08/26 来源:国家发改委 点击量:

2021年以来,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,从推动储能技术进步、提高谷峰电价价差、鼓励技术多元化发展、规范行业管理等多个角度为储能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近年新型储能政策汇总如下表所示:


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简要内容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1.7              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》 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 统筹开展储能专项规划,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,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,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等;到2025年,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,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;2030年,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,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。
2021.7 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》 国家发改委 各地要统筹考虑当地电力系统峰谷差率、新能源装机占比、系统调节能力等因素,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%的地方,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:1;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:1。
2021.1 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 国务院办公厅 积极发展“新能源+储能”、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,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。制定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发展规划,完善促进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机制。到2025年,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。到2030年,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.2亿千瓦左右,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%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。
2022.2 《"十四五"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 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 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,系统成本降低30%以上;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、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;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;氢储能、热(冷)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。开展钠离子电池、新型锂离子电池、铅炭电池、液流电池、压缩空气、氢(氨)储能、热(冷)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、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,集中攻关超导、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,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、固态锂离子电池、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。
2022.8 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(2022-2030年)》 科技部等九部门 研发压缩空气储能、飞轮储能、液态和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、钠离子电池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等高效储能技术;研发梯级电站大型储能等新型储能应用技术以及相关储能安全技术。
2023.5 《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》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电网企业要统筹保障电力供应、确保电网安全、促进新能源消纳等,合理安排抽水蓄能电站运行;要与电站签订年度调度运行协议并对外公示,公平公开公正实施调度;要严格执行本通知核定的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,按月及时结算电费,结算情况单独归集、单独反映,并于每年5月底前将上年度电价执行情况、可用率情况等报价格司和相关省级价格主管部门。
2024.4 《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 国家能源局 积极支持新能源+储能、聚合储能、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,优先调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,充分发挥各类储能价值。调用新型储能时,对于参与电力市场的新型储能,按照市场出清结果安排新型储能运行,对于暂不具备参与电力市场条件的新型储能,通过调度指令进行调用。
2024.5 《2024-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 国务院 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,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。加快配电网改造,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。积极发展抽水蓄能、新型储能。大力发展微电网、虚拟电厂、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。到2025年底,全国抽水蓄能、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、4000万千瓦;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一般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%—5%,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%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%以上。
2024.8 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整合源储资源、优化调度机制、完善市场规则,提升典型场景下风电、光伏电站的系统友好性能。改造升级一批已配置新型储能但未有效利用的新能源电站,建设一批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,提高可靠出力水平,新能源置信出力提升至10%以上。围绕不同应用场景对爬坡速率、容量、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、安全性的需求,探索建设一批液流电池、飞轮、压缩空气储能、重力储能、二氧化碳储能、液态空气储能、钠离子电池、铅炭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站。通过合理的政策机制,引导新型储能电站的市场化投资运营。
2025.1 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 国家发改委 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,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,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,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、并网、上网等的前置条件。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,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。
2025.1 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 国家发改委 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,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,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,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、并网、上网等的前置条件。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,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。
2025.2 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,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,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,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。推动超级电容器、铅碳电池、钠电池、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。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,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。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,鼓励结合应用需求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,支持新体系电池、智能电池、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。

内容来源: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


上述政策面向中短时、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、多应用场景需求,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,鼓励产业内各主体结合应用需求,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,推动新型储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实现储能系统高效集成和精准调控,提升新型储能技术智能化水平。


下一条:甘肃出台容量电价政策完善新型储能盈利模式